
王半仙传奇(上)
- 10
文/王谦
退休了,没事儿就爱开车瞎球转。走到哪里,吃到哪里,住到哪里,也拍照交友到哪里。可以叫深度旅游,也可以叫采访、采风。这不,今天晚上就在东府市某乡镇的一家小酒店里,和店老板聊开了。我向他了解当地的奇闻轶事,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,叫我眼界大开:

俺村有个王二牛,今年六十多岁,曾经是一个红遍东府的——传奇人物!
我和王二牛是发小,从小一块儿上学,一块儿割草,一块儿玩尿泥,我们上到小学四年级就相约不上了,成天欺负老汉打小娃。混到小学毕业,我就到东府市学了烹调,他学裁缝。
毕业后我去了北京,在一家小餐馆里先是打下手,后来当了厨师,十几年打拼,我娶了媳妇,还生了一个男娃。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,我们农村娃拼死也买不起房,只能住地下室,并且解决户口无望。为了娃上学,我回到家乡,在小镇上开了个饭店,这样既解决了儿子的上学问题,又能照顾父母,日子过得马马虎虎,如果不是镇政府干部“打白条”欠账,我的光景也凑合。
而我的发小王二牛,却是大大得发达了,成了我们村的首富,方圆几十里的名人!怎么发达的?因为看病看得好,算卦算得准,关键是胆子大,能日鬼,周围老百姓都叫他“王半仙”。
王半仙回村三五年时间,在村里盖起了一亩地大的院子,仿古式三层别墅,大门楼子盖的像庙一样,在县上、市上,甚至省城都买了楼房,还买了三四辆车,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。其中一个儿子眼睛有毛病,可娶的媳妇不但漂亮,还是镇上的公务员!
要说王二牛具体怎么发达的,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。小学毕业后,我俩在村里混了几年,农忙了种地,农闲了当小工。到年底一算账,都觉得种庄稼划不来,不如学个手艺出去打工。
于是,我学了一年烹调,二牛学了一年半裁缝。我去北京餐厅做饭,他到深圳做裁缝。
深圳是特区,发展快,没几年时间人们都开始买成衣了,除了定制高档服装,基本上没有人再去裁缝铺做衣服了。两年后二牛失业了,成了流浪汉,白天捡瓶子,晚上睡桥洞。好在深圳富人多,经济繁荣,捡破烂也能生存。他捡了一年破烂,光能养活自己,无法关照家里,经常为钱发愁,最“背”的时候,一天只吃一顿饭。有一次过生日他买了一包方便面,到饭馆要了一点开水泡上,用眼泪和着方便面过了生日。
朋友介绍他去卖传呼机,待遇还可以,干了几年,回村娶了个媳妇,媳妇接连生了两个男娃,父母很高兴,帮着他带孩子,他也能不时地寄钱回家。可是好景不长,一天他在店里值班,晚上闲着无聊,就叫来五六个朋友喝酒,大家都喝醉了,结果当晚店里一百来部BB机被盗,警察来了几次也破不了案。老板把他骂了一个狗血淋头,当即炒了他的鱿鱼,扣完了他的全部工资、押金,会计一结算,他还欠了老板上万元,他再一次落入深渊,进入流浪汉的行列。
一天晚上,二牛用蹬三轮挣的钱买了两笼包子一瓶白酒,坐在灯火辉煌的深圳河边草坪上,看着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街道,河里的豪华游轮,富人区的高档别墅,下决心要混出个名堂,他对着天空大喊一声:“我要衣锦还乡,我要混个名堂!”
他干过服装厂流水线上的车衣工,活太累,挣钱太慢;干过酒店大堂门迎,工作枯燥,受人歧视;他到广州火车站干过一阵儿“黄牛”,虽然能挣得一点小钱,却常有被撵被抓的危险;他又改行做了保安,可保安都是大热天穿上制服三班倒,浪费青春,没有什么发展,倒是当保安期间学了一些擒拿格斗的功夫。他有时也被老板临时聘用当私人保镖兼司机,跟着老板吃香喝辣,他自嘲说:“我坐的热椅子,喝的茶底子”。那段时间,他跟着大老板多次出入香港、澳门和新马泰等国家地区,也遇到了不少发财的机会,可惜自己没有本钱,往往错失良机,望洋兴叹!
在广州当保安的时候,有一次,当地黑社会为了争夺一个建筑工地的土方工程,双方聚众械斗。保安公司老板给每个参战保安发1000块钱,给二牛单独发了5000块钱,让他带人堵工地大门,并承诺“打死打残,由我负责”,许愿“打完以后再给奖励30000块”。
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。那天晚上,对方来了两倍的人数,双方都穿着保安制服戴着白手套,拿着洋镐把或着砍刀,区别只是头盔的颜色不同。后来双方控制不住局面发生大规模群体斗殴,二牛冲在前边,用砍刀砍伤了对方两个人,致人重伤。老板买通了公检法,二牛被判了5年有期徒刑,后来多次减刑,只坐了3年实刑。但是二牛在看守所也挨了不少打,进号子第一天就被管教来了个下马威,用一盘哗啦啦响的钥匙串在脑门上迎头一刷,给脸上留下了一片坑坑洼洼的伤疤,此后,他听见钥匙串串响都会紧张。
好在他在号子里认识了一个福建莆田县的“广东老军医”,那人感激他在狱中的关照,给他过了一套发财的“模子”。出狱后,他找到当年的老板要剩余的钱,老板耍赖只给了一万块钱,说另外的钱花在打捞他的事情上了。他无可奈何,只好用一万元“卖命钱”做本钱,用“广东老军医”教给的治疗皮肤病性病秘方,在城中村里开小诊所。试了几次,效果真不错,来钱非常快,在大药店花一两毛钱买的高锰酸钾可以卖五六百元。只是他太张扬,把野广告贴到当地派出所和卫生局门口,被人赃俱获,罚款打击多次。
有人指点,让他给当地的警察上点“眼药水”,“渗渗渠”,他给派所长和管片民警送了大小不一的“红包”,还真是“好使”!这样他在深圳干了一年,生意逐渐兴隆,有了一点积蓄。但他管不住自己,开始赌博嫖娼,又多次被拘留罚款。
有一次,他刚从号子里出来,找朋友借钱,没有一个人给他一分钱。那阵子他父亲重病,媳妇出车祸,不停地打电话要钱,他当时“抢人的心思都有了!”
人穷志短,他只好到一家莆田系医院承包科室,福建老板还可以,绩效考核,严格按创收利润分红,不到半年,连工资带奖金发给他两万多元。在别人的“羡慕嫉妒恨”中,他意气风发地回乡了,准备大展宏图,大干一场!
回到家里,父母看他没挣到钱,眼黑他;媳妇对他不冷不热,大儿子对他不理不睬,小儿子见了他还一个劲儿地躲。有村民见他还故意讥讽:“发财了吧?”“买楼了吧?”“你的小车呢?借我用用!”
在家大睡三天后,二牛找到村主任家,特意带了两条好烟,两瓶好酒,还有下酒菜,在人家的炕头上和老主任聊到半夜,双方都有惺惺相惜,相见恨晚的感觉。他说:“老村长,这些年您辛苦了!您带领大家没黑没明地修村道、建学校,拉水、拉电,想方设法脱贫致富,做了不少好事,我们村民都很感激您老人家。但是,咱们村里底子薄,条件差,离公路远,山地多,水田少,村民们致富门路少,光靠种庄稼肯定不行!”村长说:“是啊,我也很着急,就是想不出来好办法嘛!你出门多年,经多见广,脑子灵光,有啥发财的门道?”“有是有,而且一定能让咱俩和村民的收入翻倍,就看您支持不支持?”二牛故意卖关子。
“你先说出来,咱们好商量嘛!”二牛把嘴凑到村主任耳朵边,“如此这般,这般如此”地嘀咕了一会儿,村主任恍然大悟地把大腿一拍:“好,咱就这么整,你来看病,外围的事我来办!”
三天后,村主任召开村民大会,向大家隆重介绍了二牛的大名。村民只记得他叫二牛,早就忘了他其实叫“王闻名”。那天二牛穿着笔挺的西装,还系着金黄色港式领带,大领导一样端坐在主席台上,向大家频频点头致意,并把“哈德门”香烟大方地扔给每一个男性村民,把签字笔发给每一个学生……
村长说:“咱们村王闻名,高中毕业后,主动放弃考大学的机会,学习了裁缝技术,刚一毕业就直接闯荡广州、深圳、香港、澳门等南方大城市,给很多大人物做过服装,有省市高级领导、香港澳门商界大亨,有文艺体育明星……还在东莞开过服装厂,经销过医疗器械,卖过保险,当过中外合资酒店经理。三起三落,风风雨雨,吃过不少苦,受过不少累,发过大财,见过大世面。发财后他看破红尘,在福建普陀山慧济寺潜心学佛五年,现在功德圆满,欲还乡尽孝,赡养父母抚养妻儿,悬壶济世造福乡里!”村主任带头鼓掌,有人响应,掌声响起来,不是很热烈。
“他在普陀山学了中医、气功、阴阳八卦、易经和麻衣相。在广州、深圳、香港、澳门等地及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治病很有名气,专治各种大医院都看不了的疑难杂症,在东南亚人称‘王半仙’!”村主任讲话抑扬顿挫,很有煽动性:“他有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泰国国王等领导人发的骑士勋章、爵士勋章。”说着村主任向大家展示了一些像军功章一样的铜质证章,上面写着中文和英文,被鲜艳的系带和精美的盒子包装着。乡亲们仔细地看着,传递着,不时发出“啧啧”的赞美声。
“接下来,由王半仙给大家表演几个绝世功夫,掌声有请!”
王半仙大大方方地表演了《纸币切筷子》和《耳朵认字》,可让乡亲们涨了见识,老老少少完全都搞不懂他是怎么做到的,大家哈拉子流了老长,个个一脸懵逼。
村主任看达到了效果,话锋一转:“从今天开始,你们不论谁有什么身体不舒服的,包括常年难治的大病小病,他都可以免费给你们治疗!”人群中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。
“但是,你们不能直接去王半仙家里看病,必须提前一天到我家来预约排队,我按顺序安排。你们必须按预约时间看病治疗,谁也不能插队。”村主任一本正经地说:“另外,有言在先,王半仙不收任何人的治疗费、药费。实在有心的人可以先到我家小卖部买点烟酒糕点意思一下,别的东西一概不收!”王半仙免费送医送药上门,有光可沾,乡亲们欢呼雀跃。也有人小声嘀咕:“混得不如人,抽的是哈德门,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!”
当天下午,村主任的笔记本上已经登记了十来个人。村主任贴赔着香烟、茶水和村民们拉家常、摆龙门阵。他详细询问报名者家庭情况、身体情况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村主任虽然不懂西医的“内”“外”“妇”“儿”和中医的“望闻问切”,但是拉家常、聊天、开玩笑、骂人是全乡一流水平,不到一个小时就基本上弄清了每个人的临床症状。是头疼、肚子疼,还是腰疼或者是心慌、咳嗽,甚至连上辈父母亲因为啥而去世的都摸了个八九不离十。随后村主任给大家发了用毛笔画着神秘图案的纸条,约好看病时间,就打发村民各回各家了。
第二天上午10点,第一位病人到了王大仙家。来人是一个50多岁的妇女,生过五个娃,四女一男。这个人没有公公婆婆,男人在外面打工,里里外外什么活都是自己干,“农业学大寨”时干活累伤了腰,还得过慢性胃炎、胆囊炎,现在经常吐酸水,食道发烧。其实,这个病在我们这儿是个普遍性问题,原因是长期营养不良,吃杂粮尤其是红薯太多造成的。
患者走到王半仙家大门口,他家的土狗就狂叫起来,王半仙穿着一身黑色中式道袍,慢慢出来喝退大黄狗,热情地迎接乡亲进门,倒茶,让坐。
他让来人报上生辰八字,然后就坐在桌子后面打盹似的闭目养神。角落里一个录放机反复播放着一首佛歌,桌子上的香炉已烟雾绕梁,墙上贴着一幅中堂和一副对联,中堂画的是水墨观音菩萨,庄严而慈祥,对联的上联是“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,不见其长日有所增”,下联是“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,不见其损日有所亏”,横批是“天人合一”,不大的房子里有一种神秘而压抑的氛围。
患者欲介绍自身情况,叙述病情,王半仙食指放在嘴上轻轻地“嘘”了一声,示意其不要说话。沉默三分钟以后,王半仙好像念咒一样“子丑寅卯,戊己庚辛,天地洪荒……”嘴里呜啦了一阵子,然后突然睁开眼睛,不紧不慢地说出患者的病情症状,发病原因……基本上都说在了点子上。
五十多岁的农妇虽然没有文化,没有出过远门,但是也过了不惑之年,不敢说懂得人生,却也绝对不是好哄的下家。然而,王半仙的这一手还是把她惊呆了,这个土生土长,似生似熟,其貌不扬的乡党真的好生了得,简直就是神仙嘛!不用号脉,不用听诊,不用化验,只要患者自己报出生辰八字,三分钟之后就能说出你哪里不舒服,是什么感觉,以及你的病症和病因,光这一点就比大医院的大夫强多了!不仅如此,王半仙还能说出患者小时候几岁出过什么事,得过什么病,父亲或者母亲得了什么病是什么时间死的……一番操作下来,农妇已经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,感觉真的遇见了神仙!
vwin德赢网页版接着,王半仙又在患者的正面、背面、左面、右面发发功,吹吹气,说了几句神奇玄妙的吉祥话、祝福语,患者的心里竟也舒坦了,身体好像也轻松了,感觉立马就“话”到病除了。
最后,他在患者的后背轻轻揉搓、拍打了几下,回到桌子后面,从放衣服的板柜里取出8副包好的中药,叮咛农妇从明天晚上9点开始,每天熬药一小时,一副药熬一砂锅的药汁儿,早晚各喝一次,连喝一个月,根据病情再来复诊。患者感恩戴德,千恩万谢,万分感激地离开了王半仙家。不管药坚持喝完了没有,以后病情是好是坏,她当下还真的感觉精神头好多了,于是逢人便夸,大力宣传,就这样一传十,十传百……(待续)
作者简历
王谦,男,1960年7月28日出生,祖籍陕西子长,中国民盟盟员,大专学历,主任记者职称。
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,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,民盟中央美术院陕西分院理事,陕西汉唐文化创意研究院研究员,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,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客座教授。
原陕西科技报执行总编,曾多次获得中央、省及行业新闻奖,新闻作品多次获中央、省市领导批示,发表新闻作品两百万字,散文、诗歌、小说、报告文学数十万字。